第一百九十六章 任凭风浪,我自不动(十九)(1 / 6)

加入书签

如今的曹却是听得此间有人提议迁都,却也多少有些让他心动。

“魏王,在下以为此举不妥,如今虽说刘备一方的势力强横,而我军于此战之中,也是多有下风之感,可是正因为如此,在如今这个情形下,我军更不应该轻易有什么迁都之意,毕竟如今我军正是要鼓舞军民上下,对于荆州之人做生死一战的时候,若是此时定义迁都,却是于军心民心大有崩卒之意,实在不是良善之法,还请魏王明察”却是司马懿劝谏道。

“仲达之言,自是有理,可是在如今这个情形下,若是我军一旦不利,不管是此间,又或者是荆北,以及徐州,这三路中的一路,但有些事情,发生,可是都在许都的危险范围之内的啊”

“却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加的需要我们能够坚持,以魏王之尊,都能够亲临战场,却是在当下,又有何人的身份能够贵重超过魏王,而许都城中的大小官员,也都应该效法魏王,身临前线,不避刀剑,甘冒火石,身先士卒,上下齐心,若是这般,定能够让我军的情势大为一变的”司马懿此时倒是很坚决的为曹劝谏着。

对于司马懿此时的出首,郭嘉却是暗暗点头,对于曹之前的动摇,作为对于曹知心的郭嘉来说,不管曹怎么选择,作为他来说,他都会好生的辅佐于他,当然对于此时选择迁都,在郭嘉看来,虽然有些不妥,对于军心士气当然也会有些影响,不过却也不会像司马懿说的那么邪乎。

第一百九十六章 任凭风我自不动(十九)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此时的曹自然也就是很好的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在他们此时在这里仔细的商量着当下的应敌之计的时候,却是又有情报传来,从新野方向,却是又有荆州兵马往叶县,宛城移动的迹象。

从手下人的手中接过,那写的清楚明白的情报,却是叫此时的曹隐然觉得头疼渐发。

此际,曹等人并非没有想到要让在豫州的兵马,分作两部,从其中择一部东向,好歹也要将如今的淮北之地,先做抵挡一番,可是就在他们还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便又有了荆州方面的这一手,这明显的就是要将曹仁的兵马定在原地,不能够让他们轻易的移动。

当然只要有人检验,不做迁都之意,总是好的,毕竟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前线上的事情,都是一团麻了,哪还有那么多的jīng力,再顾及那些,正是如此,却是让此时的郭嘉,对于此时司马懿的选择,很是赞许。

“既然仲达,觉得迁都之意不妥,想来也是有些建言,可以挡的眼前的困局了?”曹却是略微思索了一番之后,又开口问道。

“回禀魏王,当此时虽然我军再荆北,以及徐州都是有些可以预料的危险存在,不过毕竟这些事情却都还没有发生,多少还是有些时间来让我们一一准备的”

毕竟从淮北之地,到许都,却是没有从新野到许都之间的距离短。

“魏王,诚然兵力不足,以当下的局势看,徐州方面或者不比荆北的危险来的更大,不如我们可以将都城从许都,迁到邺城,一者,邺城毕竟离此间要比许都更远一些,而从并州,到邺城,也更加的方便,当然在邺城,和许都之间,还有大河可以作为依仗,一旦大事有变,更能够让我军有更多的时间,居间行事”却是随行的陈峤于此时发言道。

看着上头的曹似乎有些意动,毕竟这些年来,曹更多的时候也是在邺城停驻,而对于许都,之前有天子在朝的时候,曹便是多时不去,而今天子不在了许都,加之当初立国都于许都,也没有好生的将此地的防务等事务有些考虑,却是因为当时便看诸多雄城,也都不在曹的手中,却是为了将天子的行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曹也不得不在当时尚是许县的地方,大造宫室,以为天子居所。

即便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许都在规模上,倒是还及不上从袁绍的手上接受过来的邺城,别说宫殿等物,便是城池的规模,到了如今,若不是朝廷还在许都的话,其中的人物还真是不比邺城的。

毕竟袁绍自称雄于河北之后,为了能够衬托出当时他诸侯第一的势力,再有为了配合他们袁氏一四世三公的名望,又因为袁绍此人更是好大喜功之辈,也就将邺城,建造的甚是uā费不俗,当然还是因为袁绍可也有过称帝之心,这么一来,他的居城的建造,自是可以想见其中的规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