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安定(1 / 3)

加入书签

对于这一些,已经离开了雍州的夏侯渊自是不会再做太多的关心,不过毕竟对于当初兵败在黄忠之手,连带着他自己在内,父子三人都是伤在了黄忠父子手中,这样的事实总是让他们几个人心中很是不忿的,故而对于这一次,或许曹操的大军便要将雍州攻破,而到时候黄忠父子自然也就不会和他夏侯渊再有见面的机会,因为这个缘故,夏侯渊多少也有些惆怅的。

沿着汉时长城西进不久,出了雍州地界,一直往西直到凉州所辖的范围之内,却多是羌胡等族人的聚居之地。

虽然如今的许多羌胡族人因为荆州方面的政策,也是向着雍州凉州的诸多地方进行了迁徙,加上他们这两个部族的族人适应农耕生活更比游牧之事,因而,这些部族对于刘备一方的好感还是很多的。当然在夏侯渊所代表的曹魏,还有鲜卑人重新开始在塞北之地对于雍凉两地重新攻略开始之后,见到了如今鲜卑两部都是大兵出动,尽管这些羌胡之人或许对于远隔着雍州的曹魏的势力,还有些隔膜的话,可是对于鲜卑人还是有些畏惧的。

故而在去年的冬天里,步度根在和夏侯渊重新了确认了他们的所求之后,倒也先期的联络到了一些个善于做墙头草的羌胡人为接应,在他们前进的路上做些安置。

这其中为首之人便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零羌的头领滇安。先零羌作为羌族部族中最为古老的一支,自然有着相当久长的历史,在其部声威最为浩大的时候,却也是曾经屡次在陇右,北地僭号称天子的,至于最近的威风史,却是被当年的张温和董卓给剿灭的。而在这一次之后,这部先零羌人倒是安稳了许多,并且趁着董卓领军奉诏进京勤王的时机,却也没有让他们在当时董卓的威势下败亡。

从北地往北,出了汉时长城,自然便是到了阴山以南,曾是匈奴人最为渴慕的地方,毕竟这里曾经是水草丰茂,牛羊滋长的放牧佳地,不过自从当年的冠军侯霍去病将匈奴的大军几番斩杀之后,取得了封狼居胥的千古英名,并从此使得匈奴人近乎灭族,除了少部分投向大汉之外,其余的残余却也只能不断的西迁以求得生存之地。

但是在前汉声威不振,后汉也没有能够坚挺多少之后,这一片曾经流撒了不知道多少汉匈将士鲜血的地方,却是渐渐的变得有了颓势。

这个时候的人当然很少有见识到什么水土保持,不能过度开垦放牧的事情来的,故而在先后雄霸于塞外草原的诸多游牧民族,偶能得到阴山以南这块地方的时候,却都是加紧从这里获得滋养他们部族发展的养分,随后借着这样的便利处,而去征战,去抢掠更多的地盘。

不过当到了鲜卑的一代雄主,檀石槐建了他们这一部族在北方草原上的霸权的时候,却是没有选择在这里立足,却是因为此时的阴山以南,已经不是往日的那种风吹草低的景象了,而是选择了弹汗山为他的根基锁在。

而今这块地面上影响最大的鲜卑人当然便是步度根,不过对于这里他却是很少有去关心,和关注的。

好不容易逃到了这片雍州和凉州两地向北的夹缝中,休养生息了这许多年,如今的先零羌却也是又有些躁动了起来,毕竟如今的塞北固然还是有着声威非凡的鲜卑人,可是他们却是已经分化成了三部,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的牢靠和安稳。

如此一来,这位当代先零羌的头领滇安,倒是有些从中某些发展之利。对于步度根当时代表着曹魏一方派人来这些地方寻求些当地人的协助的时候,却是正投其所好,于是乎两方人却都是各有所求,一拍即合。

当然在这里好歹也是度过了一个让人难捱的冬天之后,步度根自然是为了陪着夏侯渊的,若非如此的话,这里怎么能够比的上他在弹汗山上的营寨舒服。

江南春意绿,塞北见青黄。

感受到了浓浓的春天的气息的塞外的大草原,却也是开始懵懂的醒了。不过这个时候的野草也都只是将将露出个头芽。

而这个时候的步度根却是要领着大军陪着夏侯渊一起西进凉州。在之前的情报收集中,他们当然知道如今的曹彰已经是兵进雍州腹心,而且兵锋所向却是无所不从,当然他们所向的地方大多数都是经过了雍州方面施展了坚壁清野军谋的,自然本来就没有什么人,也就是无所谓从不从的事情了。

当然在他们走后,在北地的黄忠所部倒也没有派兵来送他们一程,而是选择了向着富阳,美阳等一带收缩以抗曹彰大军的威势,也好为关羽在长安一代的守军分担一些压力。毕竟两军这么一靠近,使得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而与此同时,当然也能够在曹彰大军南下的当面形成一个大网给他的继续紧逼长安,给在潼关以及蒲坂津等地加速南下的曹魏一方的张颌大军,还有攻打潼关的夏侯惇的青州军以方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