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制限(六)(1 / 5)

加入书签

作为兄长的他,自然应该多照顾一点兄弟,不过既然都已经是出了家门,入伍当兵,却是有时候也要做到当仁不让,毕竟两兄弟都是那种自视甚高的秉性。夏侯称虽然曾经在许都的时候,猎虎杀豹,不过这样的勇名在夏侯霸的眼中还是没有太过看在眼里的,要不然何必此次夏侯渊在选择让何人领兵在泥河这一边埋伏的时候,不会选择了他夏侯霸。

而身为弟弟的夏侯称还是需要跟在夏侯渊的身边继续学习的。

此时的夏侯霸看着对面的黄忠所部的居然那么坦然的就那么摆设阵势而没有选择越过泥河而躲避,让夏侯霸既为对面的刘备军的选择,感到些敬佩,也同时有着不小的鄙夷。敬佩却是觉得对方在明知道夏侯渊所部全是骑兵,更是拥兵数倍与他们的人马,居然还敢回神迎敌,这种勇气当然值得人佩服,之所以鄙夷,却又对于对方将军那份只为了自己的一点血勇之气,就要将自家麾下的几万精锐的战士轻易的葬送,实在是让人看不过去了。

不过夏侯霸虽然怀着这样的心绪,倒也没有过多的表露在脸上,毕竟他终究是一队之将,在战事还没有什么结果之前,他当然知道他的责任以及他的带头作用,要是他对于眼前的敌军有所轻视或者鄙视,那么他的手下的将士们,自然也会在心中生出对于荆州军的轻视,在没有将地方的实力明确的把握的时候,要是以这种心理正面迎敌,那却是会让自己陷入险地的。

此时的夏侯霸,自是知道他的父帅,正领着大量的骑兵将士赶往泥河对岸,而眼下对面的荆州军自是已经有了提防,虽然他埋伏在这里的战术意图,并不能够见效了,他却也没有让大军露出行迹的打算。

第九十三章 制限(六)

第九十三章 制限(五)

泥河本不是什么名川大河,不过是原本还算植被良好的上游地区,在秦汉之际被那些讨荒开垦的民众给破坏了。毕竟这些地方原本的郑国渠的名声却是极大,而依靠这有名的郑国渠当然也给北地这些雍州的故地带来的极大的人口数量,再有当年文景之治,以及随后的汉武雄烈之时的浩荡,当然让关中的人口大为增加,人口的增加,当然也就倍添了对于粮食和土地的渴求,不过毕竟那时候武帝自是用兵神武,成就了一位千古武功的大帝,可是他对于国内的农赋等的破坏,却也连带着将他的父祖所流传下来的功业和积累给全部的败光了。

就像这条泥河,原本也是清水莲莲,到了如今缘故于黎民的不断的对于秦川的开垦,以及这附近多是塞外异族和汉军交战的地方,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也将这里的植被给大量的破坏了。至于农夫们也是肆无忌惮的享受这河水给以农田的灌溉,以及百姓们日常所需对于木材的消耗,而没有注意对于上游的植被的保护,终使得这条河流变成了如今的这副模样。

此时的泥河自有他自己的悲伤,不过而今他到时有幸得见了一场大战的全过程。

不过他本身到时领着几个近卫兵士,淹进到泥河岸边稍微隐蔽的高处打量对面的荆州军的阵势。虽然此时的他们不能够参战,可是身为年轻人的他,这个时候正需要这样不断的见闻来提高自身。

当夏侯霸停马观望对面的阵势的时候,入目处却是一片的白茫茫。

天上的太阳却是日头刚刚偏西,虽然依旧明媚,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九月底,那阳光照射下来是,只见温度,不见烈度。可是这边的夏侯霸登高对望的时候,从黄忠那所摆的阵势中只能看到一片片的白茫茫。

黄忠领着手下的两万多兵马却是在听到探马传回来的夏侯渊军队的突袭之后,迅速的做出了自己的布置。虽然黄忠他们所部的兵马也是有着不俗的行军速度,而费耀和戴陵两个人领着的游击士兵们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本地优势,可是黄忠他们却是不希望做出什么逃跑,背对敌人的事情的。

从探马的回禀,以及费耀他们的消息也传递到黄忠的手上开始,经过黄忠迅速的下令,以及黄叙指挥着荆州的援军们快捷的展开队形,不过是片刻的功夫而成。

原本是一字排开的急行军的阵势,却是在有条不紊指挥下,团团的围成一个圆形的防御阵势,而这个阵势此时就摆在泥河的西南岸边。

富阳城中的曹军自然是早就有所埋伏的,他们当然是想着希望能够有机会在黄忠大军渡河之时,半渡而击,又或者是希望黄忠他们在闻听的夏侯渊大军的到来而乱了手脚,好让他们能够在这泥河岸边,富阳城下,好好的打上一场,不过他们现在看来却是要失望了,荆州的人马在泥河对岸的地面上,停下来他们的脚步,而且还堂堂正正的摆出了一个圆形的大阵,却是就要和夏侯渊大军来个正面相抗,以逸待劳。

站在富阳城头,此时领军埋伏在此的夏侯霸,却是颇有些失望的情绪,此次他和他的三弟,夏侯称,这个在许都小一辈人物中以勇猛著称的弟弟,一起跟着他们的父亲夏侯渊随军西征,作为年轻气盛的一辈,当然都是怀着无比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心思的。而此次他们一路行来,跟在夏侯渊的身边当然也是增加了许多的见闻和历练,不过没有经过真正的战场考验的他们终究还只能算是战场上的初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