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傻瓜做不做(1 / 3)

加入书签

天子的那个位置,如今在天下间除了刘备之外几乎没有了那一个刘氏子孙能够承继,在这一点上,倒也不得不感谢曹操一番,对于刘协这么多年的掌控之外,曹操当然会对于刘氏的皇族们狠狠的压制,又加上本就是末代的东汉皇族,也形同虚设一般,这么多年来,屡次遭受了欺凌和凌迫之后,即便是天子刘协也没有血脉留下,故而刘备这位血脉不知道多么偏远的刘氏子孙,却是已经成为了最亲近那个位置的人了。

当然和当年的光武帝刘秀时一样,不管血脉上的远近,对于那个位置上坐着谁的屁股,终究还是要看这些人手中所代表的势力的。

而今的刘备却是不仅姓刘,还有着足以能够保证他得到那个位置的实力,,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能,也不敢在这个当口—天子遁迹,玉玺在手—的情况下,就那么不管世事的和当年的袁术一样的。

这当然是刘备的自制和自知,天下间的势力并不是只有他一家,虽然说如今的荆州已经昭显了远超过其他诸侯的实力。

“孔明,士元,如今不过你我三人,却是都已经相知相伴了不少时间了,说实话,世间变换到了如今的这个境地,还是让我多少有些不自信的,试想,虽然我刘备自然相信大汉不亡,然而世间万物终会有着生老病死,自然不会有不灭的朝代的。而想我十多年前,和当时的景升兄,也曾有过一番恳谈,当时的我,却是曾做狂言,试若我有尺寸立足之地,天下群雄不足惧耳”

君臣知遇已不在十年之内,对于一向以来都算得上是算无遗策,谋事无双的诸葛亮和庞统两个人,在这一刻说出了想要深思的话来,刘备却是既感到有些意外,却也觉得没有出乎人之常情。

对于如今的情势变幻,刘备在收到了传国玉玺的那一刻,作为一方天下的诸侯,未尝没有感到一丝丝的窃喜,而这份窃喜似乎已经在他的内心的深处已经深深的埋藏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好像在当年他二进徐州,伴着孙策和曹操两方势力,一起去讨伐那妄作帝王之梦,并建号于淮南的袁术之时,见到了传国玉玺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萌芽。

然而以往的刘备,对于所谓的天下的大志,多少还有些谈不上的,毕竟那个时候的他,首先要做到的,还只能是要保证自家的性命,时时濒临在存亡之境的他以及跟在他身边的关张等兄弟,哪有那么多的心思去想着天下的布武之意。

时来运转,掌控一方的他如今自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了更多的心思翻转,或许,以往那些埋藏在他内心的那些个还没有机会成长起来的萌芽,也在不声不响之中,慢慢的膨胀着。

当然除了那意思隐隐的喜意之外,刘备当然免不了本身血脉中那一份的失落,一个传承了多年的大汉王朝,如今居然会沦落到了这般境地。

“不过有了这番话,到了如今的这番境地,倒是让我有些战战之意啊”说到此处的刘备,却是没来由的抬手抚了抚自家额头上已经渐渐有了灰白的发线。

“人生五十年,我刘备却已经五十有四,天命与我,自然已经颇多嘉惠,至于更多的人间尊崇,说来,不过到头来一切世事,皆是梦幻如水,人生一度,却也寂灭如空”

“勉力半生操劳的结果,虽然也有几分天道酬勤之愿,然而原本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的结局,却是不知不觉之下,变成了个人野望的实现了,呵呵,这段时间里,那些市井之间的流言,我也是已经有了太多的耳闻,情势到了如今的这种境地,要是说我刘备对于那写流言中的内容,不做些想法的话,那却是有些自欺欺人了”

“确实,到了如今的这个境地,若论大汉的存亡重任如何,我刘备倒是不得不做当仁不让之举了,在这个当口在诡言以应对世人悠悠之口,也只能使得我刘备坐实所谓的伪诈君子之名了”

虽然刘备自是确认无比,自家作为大汉高祖之后繁衍下来的刘氏血脉,可是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和他的那些个初祖相比,这之间的关联又能有多少的紧密呢。

想他当初混成了一个低下的只能靠贩履织席为生的市井小民,以这样的身份,未曾想,在这个时候,居然又机缘巧合的成为了大汉这座堂皇殿堂的支撑,这其间却是又有多少让人不胜唏嘘的感叹呢

而今境遇就摆在他的面前,对于那个位置的艳羡和渴慕,几乎就在刘备伸手可及的地方,不过此时的刘备却也知道,至少在当下,这种渴慕和艳羡却还是更像个致命的诱惑。

虽然刘备能够成就今天的大业,不能不说他本身自然有一番英雄的才能,不过和曹操这样文治武功,样样都远超当代的那些个诸侯们一头的人物相比的话,刘备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他那种百折不挠的意志,加上他对于那份被世人或者称之为假仁假义的坚持。

除此之外,他能够做的便是更多的信任自家的手下,在这一点上,说刘备为人,颇类高祖,倒也有几分道理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