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争执(下)(1 / 3)

加入书签

当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公事,于荆州这一方势力中,上至刘备,下至那些荆州的后进之士,也都习惯了邓瀚的有些不着调,这自然不是说邓瀚行事有差,而是往往在邓瀚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除了完成了他们本该有的结果之外,总会衍生出太多的后续之事,故而对于邓瀚这位不及弱冠之龄就给了刘备太多帮助的天下名人,刘备却是在很多的时候,都会给以任其便宜行事的信任。很幸运,邓瀚这么多年也没有辜负了刘备的信任,这确实如今荆州上下的一致公认的事实了。

即便是对于邓瀚这般的“漫不经心”很是看不惯的荆州廖立,益州彭羕等人,也是对于邓瀚的功绩没有太多的可以质疑的话的。虽然他们对于邓瀚的地位很是艳羡,而且也是无时不希望着能够有取而代之的机会,可是至少到眼下为止,组建了荆州缇骑的廖立等人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于路上,一旁的周不疑,如今也是在中司马府中有着不小的地位,自然也是最早知道那些谣言发散出来缘故的人士之一,以他的智慧,却是不会有像杨洋那般的急迫的,毕竟有些天赋才能,虽然能够依靠这后天的努力得到弥补之间的差距,但是终究差距终归还是存在的。

“少爷,廖立那伙子人,这般做,却是会让主公难受些日子的啊”周不疑说道。

“呵呵,和眼下的难受相比,只要过了这段时日,主公却是会有更进一步的机会,有这样的前程可以搏一搏,如何不会让他们动心呢?”

第六十七章 争执(下)

“少爷,你的意思,我怎么有些搞不明白?”

对于邓瀚的话,杨洋却是说道,尽管这些年中跟在邓瀚的身后,忙碌于中司马府上,对于这世上的太多的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经历,当然也从中见识到了世间太多的情势变化,不过这一切,在邓瀚的面前,他总是感觉到自己的不足。

就像现在,他对于此时猛然间从许都那边传来的谣言感到有些难以处理,毕竟事关刘备,关乎到大汉的黄氏宗亲,更有关于传国玉玺的踪迹,而至少在杨洋的严重,这一切对于如今的刘备可都是不怎么有利的。

天子不在,影踪全无,而和天子一起从许都城中消失的传国玉玺,却是很突兀的出现在了荆州刘备的手上,很明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定然会让天下的情势顿起波澜,不过他却是没想到,他这一切的担心,对于眼下的邓瀚并没有什么值得太多关注的,依然是那一副平静的态度。而且在杨洋的眼中,此时的邓瀚似乎原本就没有将这件事看得有多么重要,看他的样子,仍旧是一副想要出门的样子。

“少爷说得极是,主公并不是那种没有度量的人,而且以主公的智慧,却也能够看到廖立他们的所作所为,终归也只是想要谋得一些从龙之功,如今的情势也已经渐渐明了,天子已经不在位了,所谓天下不可一日无主,以今日的格局来定夺的话,以主公宗亲之名,加上我方的势力,却是一步登天,也不是不可能的”邓艾却是说道。

此时的周不疑,倒是稍微的打量了一下身边的动静,又看了一下邓瀚的神情,“士载,有些话,却也要注意,在这个关口的时候,即便事实如此,也要注意不要给咱们自己惹祸”

“文直,也不必太过小心了,像这些事情,都是心知肚明的,不用给士载那么多压力的,如今的我们只要顺势而为,按部就班即可,看廖立他们的行事吧,我们中司马府已经有了太多的功劳,也要稍微顾念一下同僚之谊今天我们还是好好的陪着荀彧大人再去游玩一下鹿门山吧”

“少爷,你这是?”

“没什么,昨日和荀令君约好的今天,要去鹿门山一行,”邓瀚却是答道,“庞德公虽然如今闲适在上庸,此时到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上庸拜望,也只能到他的隐居故地,稍作一下缅怀了”

看杨洋有些紧张的神情,邓瀚不得不为他再稍作指点,“我们府中的事情,一切照平日里那般做就是了,不用太过担心了这些发散在许都的谣言的,想来既然有人能够做出来,也会让事情的发展,按照他们的规划发挥在那的,我们不用这么早就处置的,保持一定的关注就好了就这样吧,看这时候,却也不早了”

说到这里的邓瀚却是对着杨洋稍作示意,便领着他的万年的跟班,邓艾和周不疑两个小子,离开了邓府,而去赴荀彧一起游玩之约。

此时的邓府中,自然还是邓羲居住,而邓瀚已经算是将家安置在了长安城中,而今长安那边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当然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百废俱兴的空白之时,在徐庶和关羽两个人的统一调理下,加上雍州,凉州,这两地的那些本地的文人士子们如杨阜之辈的鼎立相助之下,却是将这大汉的西北之地整治的好生兴旺,故而像邓瀚这样的本来就不是很擅长具体的内政之事的家伙才能够脱离出来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