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行动了(1 / 7)

加入书签

“我儿,人生在世,却是无人不死,不过面对着这些事情,却是总有一天是逝者已矣,还要看待生者,不论如何决断,还是要更加的珍重生者的安乐”

“可是,父亲,我想不通,此时只要父亲出去露个面,一切事情,不就不可能发生了么?”

“是么,也许吧”荀彧说这话的时候,却是带着不曾有过的洒脱。

“为父,这一生,说来还真是无趣啊,自负才华,自认能够凭着自己的能力,能够报答汉室对于我荀氏一门的恩遇,毕竟你父,以及父祖辈,却都是列位于衮衮朝臣之中,得享荣禄”

“汉室于我等一门,却是相待极厚,所谓滴水之恩,便当涌泉相报然而倾心而报却换来的是汉室更见欺凌,而当时,为父我却已经有心无力了想当初,崔琰公,不过一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便为人不幸,为父到了如今,这才有如此境遇,却也应该知足了”

城中有关于荀彧,荀令君病情的传言在持续了近旬日时分依然还没有停歇的趋势,不过到目下为之,还是依然在许都城中的百姓们口中流传的更多,自然进一步的惹来的不少百姓的探视,当然他们中大多数人并没有那种能够得到亲眼见到荀彧本人的荣幸,更多的人也只是悄悄的来到了那个曾经也是人流不断的府邸如今却已经显现了更多破落的大门前,稍作停驻,而后善祷善祝一番,便离去了。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着更多的人来到这里表达他们自己对于荀彧本人,这位曾经给了这些市井小民更多生存下去希望的大人的一份儿美好的渴望。

荀彧自是已经不能再为这些人做些什么事情了,不过这些人却也不是希望如此就能让他们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不过是希望这位给以了他们恩惠的好人,能够一生平安,健康活到老。

邓艾和周不疑两个小子,自然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景,而邓瀚虽然没有亲眼见到,毕竟此时的他还要时时关注着,丞相府以及曹丕那边的动静,不过他对于那样的情景却是能够想象的,像后世的时候他们在影视资料里见过的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怆,已经举国同悲为太祖的情势,自然比之荀彧此时受到的待遇要高上不知道多少倍,不过毕竟这可是在汉末,而以荀彧本身代表的世家大族,和一种的市井百姓,却是近乎完全的两个世界的所在一样,一方贵族式的高贵,一方市井的低贱。而今却是因为这么一个人的行为,便在两方之间有了这么一个交沟之处,自然是难能可贵的。

尽管平民们依然在为他们心目中的好人期盼着,可是荀彧的病情始终不见好穿,依旧的那般半死不活,不过内中到底如何,那扇荀府大门却是总是在关闭着。

“父亲,你这么说,实在让我无所适从天子还在啊”

“天子自是依然在,然而为父却已经有些心灰意懒”

“可是……”

“用不着说那么多了,今后,你还是要好好的过活下去啊,切不可做什么糊涂事,长兄如父,你的几个弟弟,还要仰仗你这个当兄长的照顾呢”

虽然最终从荀彧的口中得知了父亲的心思,不过荀恽却是始终,在心中过不去那道坎,他当然也知道,如今丞相大人意欲称王的心思,已经十分的炽烈,而且朝中的劝进之势,已经是大势所趋,不过可是自己的父亲,实在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

“父亲,您这是何必呢?”荀恽已经不止一次的向荀彧问着这句话了,不过他却是没有从荀彧的嘴中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回话。

荀恽自然不是一个傻蛋,毕竟若是那样的话,他却也太对不起荀彧以及荀氏一门遗传下来的优良基因了。虽然他没有他父亲荀彧那般厉害,见微知著,但是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他总会能够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勾勾绕绕的。

想他父亲这个时候是什么身份,不过一个不问世事的老朽,在府中几乎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主,仅仅一个小小的偶感风寒,在荀彧而言不过是喝了几万姜汤,好好的睡了一觉就好了的事情,却被人风传的几乎全许都甚至连带着颍川一带的人都知道了,这样的事情,再怎么想,也不会觉得这其中是没有什么内幕在其中。

而已经对于那位丞相很是失望的荀恽,这个时候自然是不会吝啬于他的恶毒,将曹操可能对于他父亲所要施展的毒手都考虑了一番,这其中最终的不外乎便是要取了他父亲的性命,既然都病了这么久了,那就不妨病故吧

荀恽自是这么想的,这些时日里,他当然也不时的在荀彧的面前说这些,可是从来没有得到荀彧的答复,不过对于荀恽,他多数的时候,自是笑脸以对,让荀恽保持一份平常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