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变通(1 / 3)

加入书签

而因此,今后的争锋处,不仅要立足于当下,还要对今后以及将来有所筹谋。

曹操已然青春不再,尽管也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岁月对他身体的侵害。

故而为周文王之意却也是为了后面做考虑的。

虽然而今因为天子的原因让他获封为王的计划却又要不知推迟多久,然而,曹操却是会将他的计划执行下去的。

对于曹操心中的想法,若说会有人把握得住,那这个人最有可能的还要算是贾诩,之所以能够如此,一是因为贾诩的见识足够长远,另一个贾诩与曹操之间的距离适当,既不近也不远,若是两者相距太近了,难免会因为彼此利益关系的复杂,而失去了本来应该有的明智和冷静,而相距若是太远了,却又不能得到可以让贾诩进行把握的依据。

第十一章 变通

第十一章 变通

有道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对于这个道理,曹操自然是明白的,若是没有这份智慧,他也不会在汉末群雄争霸的过程中,留存发展壮大至今。

而今曹军却是也到了该有所改变的时候了,不然在如今的天下争霸中却是没有什么希望和前途可言。

不过如今的贾诩却是不需要做太多事,他跟着张绣投到曹操的麾下如今也已经有了十数年之久了,而这么些年中,他始终超然于曹操麾下因为各自的利益而形成的种种集团之外,即便是对于当初的故主张绣也没有什么太过紧密的联系,至于后来从雍州而来的韩遂一系的人马,虽然在韩遂前两年病亡之后,又因为他们本身已经失去了雍州这块出身之地变得有些失去了依靠,还想着以同乡之谊来攀附一下贾诩的门庭,然而结果总是残酷的。

想雍州军当年也是一方之强者,如今连人带兵都给离开了他们的故地,却全然的失去了他们自立的资本。而以阎行,杨秋又或者成公英这三个打工处在雍州还算有些能力的人物,在入了中原之界之后,却是各有表现,不过都不怎么有心整合他们这些一同而来的雍州势力。

虽然贾诩也有些奇怪,以他的了解,成公英虽然固是一名忠贞之人,阎行却是没有多少对韩遂的忠诚,而且当年对于曹操的封官许愿的拉拢也都没有什么表示,倒是在他看来杨秋却绝对不是那种会满足于而今态势的主,故而这么些年来贾诩渐渐也知道了这位杨将军也是别有胸怀的人物。

至少他的那位兄长如今便因为从商,能够从雍州获得些别处少有的新鲜货,在许都城中有了些名气。

当然对于臣下中有人能够从雍州方面得到些好处,曹操自然不会禁止,毕竟如今的曹操也正在研究揣摩刘备乘势而起发展的这般迅捷的要点。

曹操如今也已经快步入花甲之龄,尽管他的谋算一如既往的缜密,不过他也觉得如今的他的身体已经有些毛病,再有他那近乎与生俱来的头风之症,却是在始终折磨着他的神经。虽然曹操并不知道自己的性命还能够保持多久,而他这样的状态还能持续多长时间,不过他却是知道就和他手下的程昱以及贾诩相比,或许自己在平日里得到的保养更多,然而他却只比不上这两个人的身体硬朗。

虽然曹操自是不信邪,对于那些鬼神之说,也多是不屑,可是这么多年来,他却是也有所感觉,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些莫可名状的东西,影响着他。

自从有了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评语之后,曹操便觉得他有了那种俾睨天下,纵横四海的豪情,而有了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毋叫天下人负我,虽然他的张扬和霸气让他有了随之而来的蒸蒸日上,然而却又给他带来如陈宫之疏离,而后的徐州之屠,总是给他的大业之上,增添了许多不可预见和莫可名状的无法掌握的碍难。

天下有变,他故已当变。

虽然之前的十数年间,不论是他还是刘备又或者江东的孙氏都是迅速的勃然而兴,不过而今却已经是天下势力都相对稳固,彼此间自然是互为对峙之势,若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动的化,如今的对峙的局面自是要持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