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老东西(下)(1 / 4)

加入书签

“那邓子浩说是敬重父亲,别无他意,仅此而已”荀恽自是答道,他虽然没有荀彧的惊采绝艳,但也知道父亲这些年来困守府中的原因,他也曾以为父亲这样做,于事无补,于世无补,然而这些年来也渐渐的明白,他的父亲终究是一个拥有着伟大人格的忠贞之士,或许世人会以为他傻,以为他不识时务,然而,他荀恽未尝到现在不以这样的父亲为荣。

而因此对于当下的朝中之事,荀恽在心底之中未尝没有过埋怨之意。当然他也知道这个时候许都之中,曹氏大势已成,像他这样的,也只能将心底的不爽永久的埋藏,不过既然不能为害于朝中,他荀恽却也没有心思于这样的朝廷效力,故而虽然凭借着父亲的余荫以及娶了曹操的女儿,如今的安阳郡主为妻,担任了虎贲中郎将,官位仅在曹丕的五官中郎将之下,然而他还是不愿为朝廷出力,倒是时时和曹植为友,纵情文字,指点笔墨,称心于辞藻之间,让他忘却了世间的不如意。

而今有幸得到了当世诗词第一,书法第一的邓瀚的手书诗词,当然让荀恽为之兴奋。而之所以有此得,荀恽却又知道正是因为他父亲的人格被远方的客人都为之敬重的缘故。

“长倩,你与四公子,这般长久相处,总不是什么办法啊”荀彧暗自思索了半天之后,却是对着荀恽说道,“以丞相如今的情势,总会开始考虑身后之事了,不管是哪位公子能够继承如今丞相之位,如今你都不应该和哪一个公子太过亲近了”

虽然荀彧足不出户,可是对于曹操的心态,彼此相处了数十年,虽然到如今的荀彧依然失望,并且还将对于曹操的举动继续的失望下去,可是要论当世之人中能够把握住曹操心态的高人中,定然会有荀彧在其内,而且荀彧还应该是位居前列之人。

荀府中。

“父亲,你看,这便是儿子从国宾馆中新得来的那邓子浩手书的人面桃花”此时的荀恽却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摸样。

“怎么,不过就是一副手书,何至于如此让长倩你如此兴奋啊?”荀彧自是问道,“不是四公子也有诗作,你时常与他相善,还如此崇拜他人的词句,莫要惹人烦恼才是啊”

邓瀚的字,如今也算是一绝,毕竟此时还没有王羲之父子的出世,而汉隶发展到了现在就像当下的大汉朝廷一样,与当下的情势一般都是需要有所变革。故而在邓瀚所书的字体中,汉隶有所变更,楷书已经成为一代宗师,这些等等都让邓瀚如今的名声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单单的诗酒仙这三个字就能概括的,当然曹植与之相比,也就单剩下诗词这方面还有点相匹的意思,其他方面却是只能望邓瀚之项背

“呵呵,父亲说的是,儿子会注意的”荀恽自是领命,“不过今天也是儿子幸运,四公子有事相求于荆州使者,让儿子代为传信,恰好在国宾馆的时候,那邓子浩心情不错,便给儿子亲手写了这份诗作”

想曹操如今这些年,少于对外的战事,任刘备持续的发展,不仅让他将荆州的根基经营的稳固,还让他在这几年中将雍州的先秦故地重新的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可是即便这样曹操还是没有动手,而是一个劲儿的收拢领地内的士绅百姓之心,其行为已经彰显了他的内心,他这就是在为他们曹氏一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作的铺垫。

世间人总是有聪明人的存在的。

对于曹操的这中布局,荀彧自然很是失望的,而他的那位比他大五岁的侄子荀攸何尝不失望,若非如此,这几年中,向来身体不好的荀彧倒是没有什么病症,而体质很好的荀攸总是时不时的有病痛缠身。这都是心情郁积所致。

“哦原来如此啊!”

“说来,还是托了父亲的颜面,儿子才有这等幸运”

“这却是为何?”荀彧见儿子如此说,自是有些诧异,虽然他也曾记得当年邓瀚在许都的时候,拜访过他,连带着当时的郭嘉还有荀攸,都是在他的府中于春正月相逢一会。

而今这么些年了,他已经是个闲外之人,虽然对于曹操的势力有些眷恋,也对于大汉天子有些愧疚,可是他却是有心无力,故而多数时候的他,也只能寄情于府中的花鸟虫石,当然对于郭嘉的每次来访,总是见到郭嘉会有东西带来,每有相问,郭嘉总是说到是他赌债所得。

荀彧也不曾多想,到如今或许,郭嘉那里还有些事情未曾告诉与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